慧聪水工业网 导读:一拧开水龙头,水就“哗哗”的流出了,如今,城市居民很难真切感受到城市的“渴”。实际上,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多水少、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,全国600多个城市,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,人均水资源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。
一拧开水龙头,水就“哗哗”的流出了,如今,城市居民很难真切感受到城市的“渴”。实际上,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多水少、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,全国600多个城市,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,人均水资源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。
几十年来,伴随我国经济体量不断跃升,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。早在1990年,我国就明确提出创建“节水型城市”,2000年,国家“十五”计划中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提出建立“节水型社会”。然而,节水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,其复杂程度、推进难度都不小。
2002年开始,启动“国家节水型城市”的申报评选工作。根据《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》,法规制度健全、城市节水机构依法履责、建立城市节水统计制度、建立节水财政投入制度、全面开展创建活动,是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必备条件,必须全部指标同时满足;考核指标有基础管理指标和技术考核指标,其中技术考核指标包括综合节水、生活节水、工业节水、环境生态节水。截至2019年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,先后公布了九批次的“国家节水型城市”名单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厦门等城市,先后获评为“国家节水型城市”。
广州市在2019年6月被命名为“广东省节水型城市”的基础上,于2020年10月顺利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国家节水型城市现场考核,11月26日通过综合评审并予以公示,广州正在向国家节水型城市冲刺。
以计划用水制度为根基,完善政策机制
广州地处华南沿海地区,自古河道纵横,有“岭南水乡”之称,广州水资源多为“客水”,实际管理人口超2200万人,人均本地水资源量500立方米,不到全省人均值的1/3、全国人均值的1/4。属于缺水型大城市。
作为国内首批实行计划用水管理的城市之一,一直以来,广州始终以制度建设作为节水工作的根基,近年来,出台《广州市供水用水条例》,修定实施《广州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》,印发实施《广州市水平衡测试实施办法》《广州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“三同时”管理暂行办法》《广州市再生水价格管理的指导意见(试行)》《广州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》等多部政府规章、规范性文件,逐步完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广州市建立了政府主导、上下联动、部门协作、广泛参与的节水工作机制,并设立节水专项资金,为节水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。
2018年,水利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《财政部关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》中明确提出,要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。综合考虑不同产业和行业取用水等差别和特点,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。
为强化水资源价值体现,促进绿色发展,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,广州严格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和差别化水价,执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。截至目前,指导全市9000余家非居民用水户开展计划用水和节水工作,大部分为月用水量超过1000立方米的用水大户。仅2019年数据显示,全市非居民计划用水户共节约用水3.5亿立方米,减少污水排放约3.15亿立方米。
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。为此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《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》,以深入推进城市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实施,通过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,促进节约用水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
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计量水价制度,根据广州市民的用水情况,科学制定两个水量的分界点,从而形成三个阶梯的收费标准。阶梯计量水价制度的长期有效实施,让水的价值更加合理的体现在生活和生产之中,有力地推动广州市节水工作地向前发展。据悉,广州在2012年逐步实施阶梯水价后,居民用户户均用水量减少了8%-10%。
严格全过程用水,实施多项供水设施改造
广州虽然是一个“缺水城市”,但市民感受却不明显。一方面,广州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,2018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连续签发8道市总河长令,以流域为体系、河涌为单元,按照“控源、截污、清淤、补水、管理”的方针,强力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和排水单元达标等工作,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另一方面,得益于广州现有的东江、北江、西江三江并举的优质水源新格局。
在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道路上,作为广州用水、制水、管水的主体单位,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广州水司)积极配合落实广州市政府的统一目标和规划,结合本市特点,推进多项供水基础设施改造及节水减排工作,在保障城市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,不断优化水资源的管理,形成建设节水型城市的“广州模式”。
广州作为省会城市,供水事业起步较早,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庞大、复杂,是全国最大型的供水网络之一。广州水司每年持续开展老旧管网的更换改造工作,按年度、区域、道路挖掘审批权限等制定实施改造计划。2020年,广州水司改造超50年管龄管网和高风险管网约20公里,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,同时推动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供水改造工作,进一步提升居民用水服务质量和水资源效用。据悉,广州自来水公司已累计完成64条城中村自来水改造,新装水表11.4万只,敷设供水管道2706公里。完成超过7万户老旧小区和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共用供水设施改造,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。
广州水司不断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,对供水管线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,并推动供水管网实现更加精细化“独立分区计量管理”。引进最新的科技手段,加快推进智能水表改造,实现远传管控,加强对高耗水用户节水管理。
广州水司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,实现为居民提供专业、标准化供水服务的愿景。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,让居民用水更明白、更方便、更放心。
加强重点领域节水管理,推进节水载体创建行动
广州坚持以水定产、以水定城,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,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,推进企业和园区开展水循环梯级利用。
位于广州南沙区的广州华润热电厂,经改造后采用了循环冷却工艺,集中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至最终中和池,送至冷却塔冷却后实现循环利用。公司2019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8.93%,单位产品取水量为每兆瓦时1.89立方米,达到了国家和广东省用水定额标准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注明出处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资讯热度榜
企业动态
·UASB、EGSB和IC三种厌氧反应器比较 |
·污水处理中应用膜分类 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中有哪些优势 |
·GWI洞察|最新海淡价格跌破0.3美元 技术还能对水价产生多大影响? |
·精华!一文读懂15个行业废水特点! |
·MBR工艺虽好 但这些“坑”要紧急避开! |
·最新研究显示|生活污水排放导致受纳水体氮磷指标的失衡? |
官方网站:http://www.water.hc360.com/
新浪微博:http://weibo.com/waterhc360?refer_flag=1001030201_&is_all=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