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聪水工业网《中国城镇水务行业发展报告》是中国水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一次会议研定启动的重要事项之一,历经一年五个月,《中国城镇水务行业发展报告(2019)》(蓝皮书)于今年9月与大众见面,蓝皮书的问世在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,它标志着中国水务行业拥有了自己的行业发展史书。
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蓝皮书章节4.1:给水处理技术(撰稿人:许嘉炯)。本文节选自蓝皮书,未经本人审阅。
我国给水技术应用情况
2019年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对我国298个自来水厂进行给水处理工艺样本调研,地域涵盖了长江流域、黄河流域、珠江流域、松花江与辽河流域、海河流域、淮河流域、东南诸河流域等7个流域,自来水厂设计规模调研统计见表1;有关水源水质调研有效数据为276条,水质调研统计见表2。在本次调研的298个自来水厂中,规模10万立方米/日以下的中小型水厂占64.9%,规模10万立方米/日以上的大型水厂占35.1%,水源水质基本为II~III类。
1.总体工艺应用情况
从水处理总体工艺应用情况来看,在本次调研的298个自来水厂中,64.1%的自来水厂仅采用常规处理工艺(见表3D栏),而31.2%的自来水厂在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预处理工艺(见表3A栏),17.8%的自来水厂增加了深度处理工艺(见表3B栏),13.1%的自来水厂同时增加了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(见表3C栏)。表4.1.3中还可看出,地表水源水厂只采用常规处理工艺,占地表水源水厂总数的59.9%,同时增加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的地表水源水厂大多规模在10万立方米/日以上;地下水水厂只采用常规处理工艺,占总数的87%,且大多规模在5万立方米/日以下。
2.预处理工艺应用情况
从预处理工艺应用情况看,在调研的自来水厂样本中,采用化学预处理的自来水水厂占93.5%,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分别仅占2.2%和4.3%(见表4)。根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,目前预处理工艺还是以化学预氧化最为普遍,其次是应对水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,物理预处理和生物预处理一般是针对高浊度等特定水质情况。
3.深度处理工艺应用情况
从深度处理工艺应用情况看,有67.9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臭氧活性炭工艺,3.8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颗粒活性炭吸附工艺,22.6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膜处理工艺,另有5.7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活性炭+膜处理的联合处理工艺(见表5)。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,当前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还是以臭氧活性炭为主,但膜处理的应用已有相当规模。
4.消毒工艺应用情况
从消毒工艺应用情况看,有39.8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液氯消毒工艺,37.0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次氯酸钠消毒工艺,22.9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,仅有1家自来水厂采用紫外消毒工艺(见表6)。
5.地下水处理工艺应用情况
从地下水处理工艺应用情况看,67.4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常规处理工艺,21.7%的自来水厂采用了除铁除锰工艺,另有10.9%的自来水厂采用直接消毒处理(见表7)。
6.污泥处理工艺应用情况
在调研的自来水厂样本中,污泥处理工艺采用离心机进行污泥脱水的占57.8%,采用自然干化的占29.8%(见表8)。
责任编辑:殷莹莹
免责声明: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注明出处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资讯热度榜
企业动态
·精华!一文读懂15个行业废水特点! |
·MBR工艺虽好 但这些“坑”要紧急避开! |
·最新研究显示|生活污水排放导致受纳水体氮磷指标的失衡? |
·NOx防治不容松懈 超低排放改造后转向下半场 |
·时评: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|
·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 |
官方网站:http://www.water.hc360.com/
新浪微博:http://weibo.com/waterhc360?refer_flag=1001030201_&is_all=1